锐星视觉

远心镜头(Telecentric Lens)核心技术解析与应用

一、定义与核心原理

远心镜头类型示意图

远心镜头通过平行光路设计消除传统镜头的视差问题,其核心特性为:在特定物距范围内(通常为物方工作距离±10%),图像放大倍率不随物距变化,从而确保被测物体即使不在同一物面上也能保持测量一致性。

光学机制

通过将孔径光阑置于物方或像方焦平面处,仅允许平行于光轴的主光线进入成像系统,消除因物距变化导致的放大倍率差异。

分类

根据光路设计可分为物方远心、像方远心和双侧远心三种类型,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畸变控制需求。

二、远心镜头类型解析

1. 物方远心镜头

光阑位置:孔径光阑位于光学系统的像方焦平面,使物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。

核心特性
• 像高稳定性:即使物距改变导致像距变化,像高仍保持不变,消除因调焦误差引起的测量偏差
• 低畸变性能:适用于工业精密测量场景(如半导体检测),可实现微米级精度,部分型号接近无畸变

应用场景:高精度尺寸测量、多物距物体的非接触检测

2. 像方远心镜头

光阑位置:孔径光阑位于物方焦平面,确保像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。

核心特性
• 成像均匀性:仅允许平行光入射至CCD/CMOS传感器,避免边缘阴影现象,提升图像亮度一致性
• 安装容差:CCD芯片位置的微小偏移不会引起像高变化

应用限制:工业视觉领域较少采用,因其对成像尺寸稳定的需求低于物方远心镜头

3. 双侧远心镜头

设计特点:结合物方与像方远心光路,孔径光阑分别设置于物方和像方焦平面。

优势对比
• 双向稳定性:同时消除物距变化和传感器安装误差的影响
• 高成本限制:制造复杂度高,价格显著高于单侧远心镜头,仅在高精度双端校准场景(如光学计量)中使用

4. 工业应用对比

类型 优势特性 典型应用场景 成本与使用频率
物方远心镜头 高精度尺寸测量、低畸变 半导体检测、机械零件测量 广泛应用,性价比高
像方远心镜头 成像均匀性、边缘无阴影 特殊光学实验、低公差成像 工业领域极少采用
双侧远心镜头 双重稳定性、抗双向误差 超精密计量、复杂校准系统 高成本,特定场景使用

5. 技术总结

远心镜头的选型需基于测量需求与误差容忍度:
• 畸变敏感场景优先选择物方远心镜头;
• 光学系统校准要求极高时选用双侧远心镜头,但需权衡成本。

三、核心技术特性

特性 描述
恒定放大倍率 物距波动时仍能保持图像缩放比例稳定,适用于三维物体表面测量与多平面定位
低畸变(<0.1%) 采用对称光学设计与高精度加工工艺,显著降低枕形/桶形畸变,提升几何测量精度
高景深与解析度 平行光路减少离轴像差,在较大物距范围内保持高对比度与分辨率,支持亚微米级精度检测
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

精密工业测量

  • 半导体晶圆检测:利用恒定放大倍率特性实现芯片线宽与焊点尺寸的纳米级测量
  • 机械零件三维重建:通过双侧远心镜头消除多角度成像时的透视畸变

光学计量与科研

  • 激光束轮廓分析:高解析度特性可精确捕捉光斑能量分布
  • 生物显微成像:配合共聚焦技术实现厚样本的多层清晰成像

五、选型建议

参数 选型策略
放大倍率范围 根据被测物尺寸选择匹配倍率(常见0.1×–2×),避免图像裁剪或分辨率浪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