锐星视觉

镜头工作距离(Working Distance)详解

一、工作距离的定义

镜头的工作距离(Working Distance,简称WD)是指从镜头前端(即物方端面)到被拍摄物体表面的物理距离。它是影响相机成像质量和视野范围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
二、工作距离的限制

在实际应用中,镜头不能对任意物距下的目标都同时聚焦清晰,因此镜头的工作距离有一定范围。如果目标距离镜头太近或太远,超出了镜头的工作距离范围,成像质量将会下降,甚至无法成像。

三、工作距离与镜头类型的关系

不同类型的镜头,其设计的工作距离范围也有所不同。例如,远心镜头通常设计有固定的工作距离,如40mm、65mm、110mm等,以保证成像质量。在选择镜头时,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,选择合适工作距离的镜头。

四、工作距离与系统设计的关系

在进行设备机械设计前,应先考虑视觉系统,使镜头工作距离的选择不受机械空间的限制,从而在保证最佳的光学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。否则可能因为一个特殊的工作距离要求,导致选型十分困难,不得不定制镜头。

五、工作距离与其他光学参数的关系

焦距示意图

工作距离与镜头的焦距、视场角(FOV)和分辨率等参数密切相关。一般而言,较长的工作距离需要更长的焦距,以保持相同的视场角。此外,工作距离还影响景深,较长的工作距离通常带来更大的景深,有利于成像清晰度的提升。

六、工作距离的实际应用

在工业检测、机器视觉、显微镜观察等领域,工作距离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。例如,在显微镜观察中,长工作距离镜头允许在不接触样品的情况下进行观察,适用于需要防止污染或损伤样品的场景。

七、工作距离的优化建议

  •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距离:在系统设计初期,明确成像需求,选择满足工作距离要求的镜头。
  • 考虑机械空间限制:确保系统设计中预留足够的空间,以适应所选镜头的工作距离。
  • 评估成像质量与工作距离的平衡:在满足工作距离要求的同时,确保成像质量达到预期标准。

八、总结

镜头的工作距离是影响成像质量和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具体的成像需求,选择合适工作距离的镜头,并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工作距离的要求,以确保成像质量和系统的整体性能。